1、塑料成型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塑料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特别是我国塑料成型装备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在塑料机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家电、汽车等下游行业对塑料需求量增大的驱动下,我国塑料机械行业工业整体呈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我国塑料机械行业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 2015年的521.8亿元增至 2019年的660.8亿元,增长态势较为明显。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塑料成型装备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5-2019年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我国既是全球最主要的塑料机械生产国家,又是重要的使用国家。我国是塑料机械装备的进出口大国,国产化替代稳步推进。
随着我国塑料成型装备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国产设备“进口替代”效应日益显著,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8 年我国出口塑料机械数量同比增长 48%,而进口塑料机械数量与 2017 年基本持平,贸易顺差达 4.39 亿美元。其中,注塑成型装备是最主要的塑料机械品类,2018 年其进出口金额分别占总机械设备的 38.26%和 46.92%。同时,与其他塑料机械相比,注塑成型装备贸易顺差金额较大,且进出口设备的单价差异最小,表明我国在注塑机行业与国际制造业强国的差距逐步缩小。
塑料成型装备按原料加工前的熔融程度及成型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三大类。其中,注塑机可以将粒状或粉状塑料经加热熔融呈流动状态后,由柱塞或螺杆推动充满模具型腔,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塑料制品,具有一次成型尺寸精确、外型复杂或嵌有金属件的能力。注塑成型装备在塑料成型装备行业中居主导地位,是我国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塑料机械产品。
2、注塑成型装备行业国产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注塑成型装备作为塑料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加工机械,可直接生产大量的塑料制品,还是组成注拉吹工业的关键设备,在塑料机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大约占全部塑料成型机械产值的 40%,是衡量塑料机械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注塑成型装备方面,中国注塑成型装备产量已经连续 15 年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注塑成型装备产量约占全球注塑机产量的 70%,已成为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第一大类产品。
目前在全球注塑成型装备行业市场中,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人才优势,仍占据
着世界注塑成型装备行业市场的领先主导地位,如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的精密、大型、高端塑料机械产品,凭借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势,引领全球注塑成型装备的发展。
以克劳斯玛菲、恩格尔为代表的欧洲企业目前仍是全球注塑机技术的领导者。欧洲注塑机企业非常注重创新,并坚持走高端精密的产品路线,能够提供专用特殊产品的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有较好的口碑,设备稳定性好、效率高、制成品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其生产的精密注塑机、大型注塑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日本企业擅长制造电动注塑机,在快速周期成型、高精度微型化注塑机方面有显著优势,在狭小间距和超薄壁技术上也具有明显优势。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注塑机企业与国外知名品牌仍有一定差距,高端装备研发及国产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塑料成型装备行业发展趋势
(1)精密、高效、节能是现代注塑技术的主流趋势
当前,“大型机二板化、小型机电动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促使注塑成型装备向节能化、高精度及快速成型发展。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注塑生产工艺对注塑成型装备要求的提高,电动驱动系统、大型二板式注塑技术、多组分注塑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不断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发展。
(2)智能制造已成为注塑成型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塑料加工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以单机生产为主,属于粗放型生产模式,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存在产品研制周期长、生产效率较低、产品不合格率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塑料加工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注塑成型行业的智能制造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注塑成型装备产品智能化及生产方式智能化等几方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