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相关人士透露,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积极稳妥推广使用替代产品,要科学论证各种替代产品,包括可降解塑料不同技术工艺路线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要加强塑料垃圾的规范回收和再生利用,推动各地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力度,推动废塑料分级再生利用。
(数据来源:网络)
在绿色环保的大趋势下,相关“限塑”、“降塑”的法规、政策密集出台,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快速提升,行业增长空间扩大。华创证券相关人士认为:快递、农业、外卖和零售行业将会是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先行领域,在2022年和2025年逐步提高可降解塑料的市场渗透率。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国家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可降解材料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希望行业企业能够更加重视科技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行业发展形势分析,避免盲目投资、过度投资。
(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的可降解
近日报道出民航局本周还印发实施《民航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计划(2021-2025年)》,根据实施计划及内容,自2022年起,禁止在年旅客吞吐量200万(含)人次以上机场相关区域及国内客运航班内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2023年起推广至全国机场及国际客运航班。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早在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步实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等的限制使用。
(图片来源:网络)
与第一版限塑令相比,升级版限塑令实施范围更广,除了涉及商超、药店、书店等零售场所,也涉及餐饮外卖、宾馆酒店、邮政快递网点等更多领域,并对各领域塑料替代品进行了详细规划,使升级版限塑令具有更强的可执行性。这是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国家再一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问题,市场称之为最严“禁塑令”。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还共同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截至最新,全国各省市基本都已颁布了地方版的“限塑令”。
(图片来源:网络)
2008年以来,我国在控制塑料污染方面从未间断过,从“限塑”走到“禁塑”,政策加速传统塑料离开一次性用品领域。
据统计,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规模约99.6万吨/年,其中有48万吨在中国,产能普遍规模较小且集中度低。目前中国现有及在建产能合计约176.7万吨,但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释放的可降解塑料需求将有望达到270万吨,若需求达到预期,供给端缺口仍在93万吨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当前可降解塑料成本仍为传统塑料的数倍,但需求在各国环保政策的带动下加速释放,市场供不应求下价格维持传统塑料两倍以上。随着政策措施推行限塑,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释放有望加速。
(图片来源:网络)
“禁塑令”发布后,多地都在政策方面持续加码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月初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的通告》,明确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时,商品零售经营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餐饮服务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
(数据来源:网络)
江苏南京市放心消费工作领导小组、市市场监管局、秦淮区人民政府近日联合举办“拒绝白色污染携手健康消费”暨南京市禁(限)塑科学消费宣传进社区活动。从6月起,南京市将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对仍无偿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将加大处罚力度。
(小区禁塑宣传活动)
甘肃兰州市5月20日召开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提到,将继续抓好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禁塑”“限塑”工作,推动集贸市场建立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引导督促餐饮行业做好产品替代并按国家规定的禁限期限停止使用相关塑料制品。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要求,各市场主体开展新一轮的自查工作。
(餐馆禁塑走访)
(超市的环保购物袋)
华创证券认为,塑料制品需求相对刚性,短期亦无其他便利性替代用品,完全禁用难度较大,这便意味着部分传统塑料的需求部分将向可降解塑料转移。随着各省出台措施推行限塑,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释放有望加速。
可降解塑料百亿级市场空间
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仅为0.62%。
(数据来源:网络)
据天风证券数据,目前可降解塑料在我国的市场需求为4.2万吨。政策全面落地后,仅外卖、快递、农膜三个领域的需求将达到154.53万吨,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约270亿元,市场增长空间达36倍。业内人士表示,154.53万吨的市场需求,仅仅是新政执行后,短期内增加的量,这远未达到可降解塑料的天花板。长期来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亿级的市场空间。
业内专家对2020-2025年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预测,可降解塑料的总消费量在2020年将达到64万吨,并将于2025年达到238万吨,与之相对应的可降解塑料的总产值将分别达到128亿元和477亿元。可降解塑料的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袤。
目前主流可降解塑料主要原材料为PLA和PBAT。PBAT属于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较为成熟,拥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市场应用最广泛的可降解材料之一。
(数据来源:网络)
可降解塑料供给端缺口高达53%
根据此前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华创证券认为至2025年快递包装、农业地膜、一次性餐具以及塑料购物袋等领域将会释放可降解塑料需求68万吨、47万吨、106万吨和49万吨,合计270万吨。按目前可降解塑料波动价格来计算,市场规模能达到几百亿元左右。
在供给端来看,全球产能不足100万吨/年,未来主要增长主力集中在中国。截止2020年,全球可降解塑料袋的产能呈现出品种分散,产能规模小,集中度较低的特点,目前主要量产的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是PLA、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和PCC。
海外产能方面,现有产线品种主要是PLA和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占45%和55%,其中PLA单线产能最大为美国Nature Works(产能规模15万吨/年),PBAT单线产能最大为意大利Novamont(产能规模为10万吨/年),目前在建工程中有三家企业建设PHA合计2.6万吨/年,两家企业建设PBAT合计6.8万吨/年。
中国产能方面,现有产线品种主要是PLA和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占24%和69%,另外PHA和PCC分别占3%和4%,其中PLA单线产能最大为安徽丰原(产能规模5万吨/年),PBAT单线产能最大为新疆蓝山屯河(产能规模为9万吨/年),规模均小于海外企业。
但由于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力度更大,现有在建产能总规模达128.7万吨,比目前全球产能总和还要大,而且仍有284万吨拟建产能处于规划阶段,待市场需求逐渐明朗后可较快建设投放。
目前中国现有产能及在建产能合计约176.7万吨,据华创证券测算得到,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释放的可降解塑料需求将有望达到270万吨,若需求符合预期,供给端缺口仍在53%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金发科技:目前拥有改性塑料产能205.8万吨/年、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28.5万吨/年、完全生物降解塑料7.1万吨/年、特种工程塑料1.5万吨/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1.5万吨/年、轻烃及氢能源124万吨/年。 同时,公司共有169.9万吨/年产能处于建设中。
金丹科技:公司在乳酸及其衍生品领域处于领先水平。拥有最多乳酸及乳酸盐年产能,分别实现10.5万吨和2.3万吨。此外,公司还拥有两项募投项目,分别是高光纯L-乳酸5万吨/年和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1万吨/年。
彤程新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特种橡胶助剂供应商之一,拟与巴斯夫合作生产PBAT,拟投资约6.7亿建设10万吨/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预计于2022年第二季度投产,规划年产6万吨/年PBAT,投产首年PABT产能可达2万吨/年。
瑞丰高材:公司拥有主要年产能为无碳纸显色剂1万吨、润滑油添加剂(单剂)9.1万吨,其中7.52万吨单剂产能尚处于建设中。同时,公司除新乡基地外,沧州基地的1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项目正在建设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删除,谢谢
(凡通过微塑网报名参展,可获得额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