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催化,2021年可降解塑料市场到底有多大?

微塑小编
2021-03-05
来源:微塑网公众号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订和出台了有关法规,通过局部禁用、限用、强制收集以及收取污染税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大力发展生物降解新材料,以保护环境、保护土壤。


2021年,在中央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的大趋势之下,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装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农用地膜等领域有望实现广泛应用。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在亚洲和美洲,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东南亚、南美、大洋洲等地均已开始规模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替换聚乙烯袋。中国对外来塑料垃圾的限制禁令,对全球各地转换使用完全生物降解袋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国内不少传统制品企业在向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进行转型,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在部分地区实现商业化销售,国内大力推动的垃圾分类也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IH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2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规模为26.9万吨,2020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为52.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


01

降解塑料需求空间达千万吨

塑料垃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家用电器、建材、汽车中的大件塑料;一类是来自日常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用的塑料薄膜。

前者单位体积大,容易和其他废弃物分离,因而适合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实现废弃塑料的无害化处理。而后者单位体积小,难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回收再生的成本高,而且由于回收再生的塑料在卫生性能上会有所下降,因而不适用于食品包装、餐具等食品级应用领域。

因此,生物降解塑料将重点在难以通过回收实现污染防治的包装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农用地膜实现广泛应用。

据国信证券测算,上述四大重点领域对降解塑料的潜在市场空间合计约1019万吨,其中包装薄膜(潜在空间864万吨),一次性塑料袋(潜在空间61万吨),一次性餐具(潜在空间17万吨),农用地膜(潜在空间77万吨),但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对传统石油基塑料的替代仍处于起步阶段,替代过程中的需求放量仍未到来。


据东吴证券测算,到2025年,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 5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根据年初发改委的《意见》及农业部对农膜的管理规定,东吴证券梳理了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100万吨、70万吨、50万吨和30万吨,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5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快递包装,100万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50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70万吨;农用地膜,30万。


据华安证券测算,保守假设各地区“禁塑令”“开始执行”的替代率10%、“进一步推广”的替代率20%、“完成替代”的替代率30%。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需求总体呈现减缓上升的趋势,我国未来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较大


02

三大因素催化可降解塑料需求量

降解塑料政策实施的直接困难在于成本较高和环保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演化的催生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


1、限塑令政策和执行力度。

2、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3、技术进步和政府补贴带来可降解成本的下降。


行业渗透前期关键因素在政府行动,如果未来政府出台针对可降解塑料的补贴政策提高市场需求量,启动行业的规模经济性带来成本下降,或者生产工艺取得突破使得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持平,行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1、群众对限塑令接受度较高,可降解塑料推广初现成效。根据媒体报道,重点城市的大中型商场中已普遍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替代普通塑料袋。媒体调研效果也显示,群众对限塑令的接受程度较高,未来有利于可降解塑料的持续渗透。根据爱济南的调研结果,“限塑令”政策实施效果明显,市民和商家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在回答“您如何看待济南市出台的‘限塑令’政策”问题中,有128 人选择“十分有必要,会积极响应”,占81.01%;选择“有点作用,勉强可以接受”和“作用一般”的均为 14 人,各占 8.86%;选择“毫无作用”的 2 人, 占 1.27%。

2、政府积极督查“限塑令”落实情况。现阶段各行业对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程度主要靠政策推动,因此政府对“限塑令”的督查力度就尤为重要。以黑龙江省政府针对“限塑令”的督查情况为例。根据贤集网报道,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排查聚乙烯农用地膜和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23家,检查流通领域农用地膜经销企业147家,塑料购物袋销售业户258户,一次性塑料棉签89家,药品零售药店 2300多家。A级旅游景区有餐饮堂食服务的162家,除1家停业 2家关闭外,全部落实“旅游景区内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要求。各项检查中未发现制造销售厚度小于 0.025毫米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农用地膜的情况。药店、书店、超市等场所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数量大幅下降。从督查力度和效果来看,省级层面的政府部门对塑料污染治理的问题较为积极和重视。后续随着国内政府对该政策的持续推进之下,可降解塑料有望持续提升渗透率。

3、限塑令存在执行不到位情况,但相关产业人员已经形成共识。各地限塑令在大多数大型超市以及大中型餐厅落实较好,都会提供可降解塑料袋或者可降解餐盒,大多数面包店奶茶店都已将塑料餐具改变为纸餐具或者可降解餐具。但是在农贸市场以及个体小型餐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大部分商家依旧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很多小店家表示对限塑令不知情。这说明限塑令当前主要是仅仅覆盖了大中型商店,在个体户商店落实情况亟待提高。在厦门,多家餐具厨具批发行依然在销售已被禁止生产、销售的发泡餐盒,店主表示发泡餐盒仍有市场,但是同时表示"清理完库存,就不会再卖了,厂家已经不再生产了",说明虽然不可降解塑料仍在销售,但各经销商处于去库存阶段,很多厂家已不再生产,库存清理之后限塑令执行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